9月17日,银川市兴庆区举行城中村改造项目开工仪式,涉及10个城中村,惠及2186户、7699名群众的城中村改造项目按下“更新键”。
城市更新一头连着民生,一头连着发展,关系群众切身利益,牵动民生幸福。自2024年9月“北塔三四六队改造”迈入安置开发项目建设阶段以来,兴庆区全面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区市党委、政府工作要求,深刻把握中央及自治区、银川市三级政策叠加的战略机遇期,以“等不起”的紧迫感、“慢不得”的危机感、“坐不住”的责任感系统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,谋划实施北部、中部、南部和民乐村(瓷砖市场)城中村改造项目4个片区城中村改造工程,探索从“一域突破”到“全域更新”的兴庆实践。
此次改造的城中村,多建于90年代,历经三十余年风雨侵蚀,房屋老旧、管网堵塞、消防隐患等问题日益突出,一直以来都是人民群众的“揪心事”,也是兴庆区委、区政府千方百计要解决的“要紧事”。
“雨天踩‘水雷’,冬天烧煤炉,现在就期盼着早日搬到新房子里。”塔桥村村民郝桂林回忆往昔时感慨:“党和政府帮我们拆旧建新,还规划了教育、养老和医疗,这日子越过越有盼头!”
开工仪式上,兴庆区聘请了5位村民作为群众监督员,开展一线监督,全力护航城中村改造项目建设高效、优质开展。塔桥村10队村民马瑞平拿到了群众监督员的聘书,干了8年监理工作的建筑工程师,向往着新家园,内心充满期待:“改造已经期待很久了,我也看了设计图,改造用的是最新的理念、最新的标准,层高都在3米以上,非常满意。”
聚焦让群众回迁安置住上好房子的共同目标,兴庆区将以本次开工仪式为新的起点,吹响项目建设“冲锋号”,严格把好质量关、安全关、进度关,全力打造精品工程、民心工程,统筹推进城市体检、危旧房改造、老旧小区改造、烂尾工程与闲置资产盘活、特色街巷改造等民生工程,以实干为老城焕新颜、强筋骨,不断促进城市结构优化、动能转换、品质提升、绿色转型、文脉赓续、治理增效,为奋力创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筑牢民生根基。